沒有越來越少,只不過很多人對搪瓷有誤解:“搪瓷制品品種少,只有杯子、臉盆等幾類”。
其實搪瓷的應用非常廣泛,很多都是你表面看不見但卻在用的。比如電熱水器和暖瓶的內膽。還有一些是你在用而沒注意到的,比如家用的鑄鐵浴缸、鑄鐵水槽、鑄鐵鍋,甚至鑄鐵櫥柜。
鑄鐵浴缸、鑄鐵水槽、鑄鐵鍋都是鑄鐵產品,跟普通搪瓷餐具的不同在于,使用的鑄鐵胎厚且沉,其實工藝原理都是相通的。
一句話解答:一說起搪瓷日用品,我們腦海中第一浮現的就是這貨吧
中國搪瓷工業在六十年的發展歷程中,企業由解放初期的30多家,到計劃經濟時期的80家定點企業,發展到現在的600多家。
1、解放初期到改革開放之前
1955年面盆和口杯產量分別達到1500萬個和3000萬個,不但保障了人民日常生活水平需要,而且為抗美援朝和國家建設做出了貢獻。1965年搪瓷的產量已經達到52000噸以上。1976年與1965年相比,日用搪瓷制品產量增長94%,產值增長80%,利潤增長70%。
2、改革開放至90年代末,搪瓷行業在企業形象、產品種類、生產規模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七五”期間,搪瓷行業的生產連續高速增長,日用搪瓷制品年產量近17萬噸,利潤總額1.3億元,利稅3億多元,創匯4000萬美元,成為各地輕工行業中經濟效益的佼佼者。
進入90年代,……,行業先后出現了一批日用搪瓷制品產量10000噸的企業。
3、21世紀,搪瓷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傳統的日用產品面盆、口杯、茶盤、雜件等生產企業集中在山東、河南、河北、陜西一帶,年產值在16億元左右,年出口1.2億美元左右。
中高檔的各種搪瓷燒鍋、燉鍋、炒鍋、搪瓷壺、儲存碗等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上海和浙江地區,年產值在12億元左右,產品全部出口。出口市場以日本、韓國、美國和歐洲為主。
最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戶內外搪瓷燒烤爐產品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廣東地區,少部分在浙江。廣東地區燒烤爐產品的年銷售額有60億元左右。這些產品全部出口到美國、加拿大和一部分歐洲國家。
4、六十年的搪瓷工業發展為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日用搪瓷制品產量從60年代的5萬噸,80年代的17萬噸,如今已達到26萬噸,產值達到32億元。由單一的日用產品發展到七大類產品結構,全行業總產值達到240億元。產品出口由建國初期的零出口,到改革開放初期的4000萬美元,90年代末的8000萬美元,目前行業出口額已達到12億美元。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后,每年出口額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
1955年面盆和口杯產量分別達到1500萬個和3000萬個,不但保障了人民日常生活水平需要,而且為抗美援朝和國家建設做出了貢獻。1965年搪瓷的產量已經達到52000噸以上。1976年與1965年相比,日用搪瓷制品產量增長94%,產值增長80%,利潤增長70%。
2、改革開放至90年代末,搪瓷行業在企業形象、產品種類、生產規模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七五”期間,搪瓷行業的生產連續高速增長,日用搪瓷制品年產量近17萬噸,利潤總額1.3億元,利稅3億多元,創匯4000萬美元,成為各地輕工行業中經濟效益的佼佼者。
進入90年代,……,行業先后出現了一批日用搪瓷制品產量10000噸的企業。
3、21世紀,搪瓷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傳統的日用產品面盆、口杯、茶盤、雜件等生產企業集中在山東、河南、河北、陜西一帶,年產值在16億元左右,年出口1.2億美元左右。
中高檔的各種搪瓷燒鍋、燉鍋、炒鍋、搪瓷壺、儲存碗等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上海和浙江地區,年產值在12億元左右,產品全部出口。出口市場以日本、韓國、美國和歐洲為主。
最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戶內外搪瓷燒烤爐產品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廣東地區,少部分在浙江。廣東地區燒烤爐產品的年銷售額有60億元左右。這些產品全部出口到美國、加拿大和一部分歐洲國家。
4、六十年的搪瓷工業發展為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日用搪瓷制品產量從60年代的5萬噸,80年代的17萬噸,如今已達到26萬噸,產值達到32億元。由單一的日用產品發展到七大類產品結構,全行業總產值達到240億元。產品出口由建國初期的零出口,到改革開放初期的4000萬美元,90年代末的8000萬美元,目前行業出口額已達到12億美元。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后,每年出口額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